一、学院基本情况
绍兴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8年独立设置,为绍兴市委宣传部和学校共建单位,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和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的培养管理及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同时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工作。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5人。专任教师60余人,教授(研究员)12人,副教授18人,博士30余人;兼职思政专业教师20余人。学院拥有省市级研究基地7个;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浙江省一流课程1项、浙江省教育改革项目2项。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为绍兴市重点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
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培养未来卓越的中学思政课教师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坚持“小思政”与“大思政”统筹协同、一体推进,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思政理论课建设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上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人才培养特色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师范)专业“三性一维三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三性”是指突显政治性、强化师范性、注重学术性。政治性是指通过思想铸魂育人、理论滋养生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思想引领力;师范性是指通过强化师德践行和教学技能,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学术性是指通过提高学科意识和研究能力与水平,提升师范生的专业基础和学术素养。“一维”是指坚持OBE教育理念,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准。“三驱动”是指通过构建3个“八学期连贯、一二课堂联动”的师德规范养成体系、教学技能培养体系、综合素质拓展体系,实现机制驱动,提升师范生的立德树人意识、教学能力水平、责任担当情怀。具体举措为:
1.以“六个要”为纲,突显政治性。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六个要”要求为指针,提升师范生思想政治引领力。①课程思政引领。发挥思政专业课程的优势,在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过程等环节中,彰显“思想铸魂育人,理论滋养生命”课程思政属性,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引领同向同行;②综合素质拓展。以课外活动系统化、公益活动常态化、社会实践品牌化、社团活动专业化的“四化”工程为抓手,构建“八学期连贯、一二课堂联动”的综合素质拓展养成体系,依托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会、“田野思政”等载体和平台,党团共建,合力打造“红色先锋成长计划”品牌教育活动,强化责任担当,锤炼意志品质。
2.以“一践行三学会”为要,强化师范性。锚定卓越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目标,德学兼修,提升立德树人意识。①构建“八学期连贯、一二课堂联动”的师德规范养成体系,涵养师德初心。打造从开学典礼到毕业典礼闭环式的“践行师德规范,激扬教育情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②构建“八学期连贯、一二课堂联动”的教学技能培养体系,提高教学技能。坚持职业导向,秉持“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职业能力培养理念,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教育实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通过省校院三级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和教育“三习”、模拟教研室活动、导师导生制等载体,竞赛促学、实践引学、师徒导学,强化教学技能。
3.以学科属性为基,注重学术性。基于适应浙江省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同时教授“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两门课程实际状况,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为基准,强化师范生相对广泛的适应性和扎实的专业基础:①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历史学、地理学、法学等学科类课程,开设学科前沿、中学教学、越地文化等三类桥梁性课程,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和区域文化的衔接,满足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②科研反哺教学。全力推进导师制,建立师生学术共同体,开展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科竞赛,以科研反哺教学,提高学术素养。③“四个一百”工程。倡导在大学四年期间,读100本书,写100篇文章,参加100个小时专业社会实践和100个小时公益社会实践,养成好学
(二)聚力协同,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有实效
1.全面落实“三进”工作
全面完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开设工作;面向全体师范生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研究”必修课程,面向来华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开设德育教育课程;面向全校师生开设“四史”“课说浙江”“国家安全教育”等选修课程等,构建完善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思政课课程体系。
2.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
(1)推进线上线下教学改革与小班化教学。通过“思政课教学辅助系统”,“时政进校园”等线上平台,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全面实现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评价。推进思政课的小班化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鲜活度、实效性和针对性,近三年平均小班化率为78.65%。
(2)开设思政课“开学第一课”。从2020学年始在所有开课班级开设思政课“开学第一课”,持续推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大政方针的“三进”工作。
(3)打造“田野思政”品牌。与浙江日报绍兴分社合作,在浙江日报新闻客户端“时政进校园”栏目推出以“枫桥经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等为主题的“田野思政”短视频栏目,共播出“田野思政”短视频20个,每期浏览量30万+,产生广泛影响。
3.大力拓展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1)做活“大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
做实思政课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每年组织思政课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开展 “传承红色基因,守护红色根脉”“枫桥经验新时代传承发展”等主题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向浙江经济社会一线,了解浙江发展变化,增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2)做实“大思政”系列活动和比赛组织。
实施“走读浙江”现场教学。由我院两个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设计活动、组织实施。近年来,组织教师赴长兴、安吉、诸暨等地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枫桥经验·党史学习教育”等现场教学。这一系列活动获得了中国教育在线、浙江日报新闻客户端等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报道。
从2020年开始,学院与学校宣传部、校团委联合,先后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党史和“四史”教育知识竞赛、思政课优秀调研报告评选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卡尔•马克思杯”知识竞赛、各级微党课、微团课比赛等,激发了学生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各项活动的活力,扩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工作显示度。
(三)双贯通∙五协同∙六提升,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市域实践与探索
学校立足市域特点,聚焦大思政课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地方党委统筹协调、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引领、中小学共同参与、社会力量配合的“大思政”格局,形成了具有绍兴特色和可借鉴复制的“双贯通·五协同·六提升”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市域模式”。
“双贯通”指的是聚焦资源主题,以“经纬双贯通”实现政校社协同,构建一体化工作体系。纵向各个学段贯通、职前职后延伸,双向互聘共享建设教育共同体;横向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贯通、校院协同创新。
“五协同”指的是聚焦载体内容,以“要素五协同”构建大思政格局,深化一体化课程改革。即协同党建保障教学管理、协同教学抓牢课堂阵地、协同教研互通教学目标、协同科研助推教学改革、协同育人共享教学资源,通过五个协同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统一领导和教学的组织保障,推进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层次性和连续性,促进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的相互交流、合作与学习,实现科研资源、成果、方法和空间的开放共享。
“六提升”指的是聚焦教学过程,以“成效六提升”拓展实践载体,形成一体化长效机制。即提升主体覆盖广度,实现对象区域延伸拓展;提升教学改革力度,实现“大思政课”守正创新;提升平台扩展宽度,实现载体媒介多元共享;提升课程开发强度,实现教学内容贯通衔接;提升思政融合深度,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提升专题嵌入维度,实现思政大课全面深化。
三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参与主体不断扩大,全市共有近30所大中小学和10个思政学科名师工作室加盟,近100所中小学和300余名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3000余名大中小学生参与协同教学活动,受益学生超过10000余人;举办各类教研活动30余次,征集教学案例135篇,编著出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协同教学案例研究》等研究成果。相关活动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和浙江卫视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30余次。
三、学院办学成效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100%,教师资格证通过率95.8%以上,教师考编录取率平均在80%以上,从教率85%以上,近三届用人单位对学院的满意度为98.12%。
在浙江省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等省级学科竞赛奖项60余项,学生在《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4篇,社会实践活动和微党课被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转载。
近三年学院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绍兴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立项省级一流课程1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省师范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项目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