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长路漫漫一起走,念念不忘共回首

    发布日期:2018-08-07    点击次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束之高阁,明珠蒙尘的局面。青协志愿服务团从未放弃过探索了解非遗,将其文化内核推广至众人,使其被大众渐渐熟悉。

    2018年青协志愿服务团重新出发,围绕“探寻竹编技艺”这一主题,满怀热情与期待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的遗产的道路上坚定的向竹编技艺走去。

     

     

     

     

     

    实践团与竹编的初次相遇是在绍兴非遗馆与博物馆,我们在古镇绍兴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寻找着竹编的点点滴滴,了解竹编的过往才能把握未来。


     

     

     

     

     

     

    实践团为更加深入了解大众对于竹编的了解程度,以及大众对于竹编非遗未来市场前景。

     

    不畏骄阳,走入鲁迅故里等绍兴大街小巷发放调查问卷。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了解到竹编非遗文化的普及度十分低,尤其年轻的一辈人甚至未曾了解。我们通过调查获悉了有关竹编的种种问题。

     

     

     

     

     

     

    实践团来到安昌古镇寻访当地民众关于竹编的历史发展状况

    这里,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老绍兴生活特色,我们到处可见竹编生活用品。一些爷爷奶奶见到我们便诉说着他们有关竹编过往的记忆。

     

     

     

     

     

     

    实践团来到诸暨市拜访大师袁建虎先生。走近袁师傅的工作室,精细的竹编琳琅满目。他不为名与利,只为一生热爱的竹编。一生的执着成就了袁师傅竹编的开创,这份业精于勤的匠人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实践团收到徐华铛大师的邀请,来到新昌考察学习。

    我们有幸遇见了俞樟根,刘国才两位大师。三位大师相约于此,来一场大师级的会晤交谈。我们在一旁聆听着大师对于竹编未来发展的探讨。这一天下来,我们受益匪浅。

     

     

     

     

     

     

     

    当艺人的心蕴逐入作品时才会显示出独具一格的风采。

    实践团来到刘毅大师的青藤轩室,体验竹编技艺。刘师傅师从父亲,这种家族的传承学习,让他明白非遗传承的重要性,他希望我们年轻人多多关注非遗文化。

     

     

     

     

     

     

     

    回首过去,我们思绪万千,感慨万千。短短几天的社会实践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寻找非遗文化的脚步从未停歇。我们一直在前进,我们从未忘却初衷与使命。立足今日,我们胸有成竹,信心百倍。